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我國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,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,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。為深入貫徹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和《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(2022—2035年)》,針對制約擴大內需的主要因素,圍繞“十四五”時期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主要目標,堅持問題導向,明確重點任務,特制定本實施方案。
一、發展形勢
(一)“十三五”時期擴大內需取得的成效。
消費基礎性作用持續強化,住行消費等傳統消費顯著增長,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。投資關鍵作用更好發揮,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升,重大科技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就,社會民生領域短板弱項加快補齊,新型基礎設施、新型城鎮化、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。國內市場運行機制不斷健全,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建設,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續深化,營商環境不斷優化,要素市場化配置、產權制度等重點改革穩步推進,流通體系加快健全,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,統籌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形成。國際國內市場聯系更加緊密,國際經貿合作扎實推進,對外開放高地建設進展顯著,我國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外資流入國之一,我國市場與全球市場進一步協調發展、互惠互利。
(二)“十四五”時期擴大內需面臨的問題挑戰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國內市場基礎更加扎實,空間更趨廣闊。同時也要看到,我國擴大內需面臨不少問題挑戰,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待提升,消費升級面臨的困難增多,擴大有效投資存在較多制約,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,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,準確把握國內市場發展規律,不斷釋放內需潛力,充分發揮內需拉動作用,建設更加強大的國內市場,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。
二、總體要求
(一)指導思想。
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統籌發展和安全,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,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,加強需求側管理,以創新驅動、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,促進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;堅定不移用改革的辦法釋放和激發市場潛力,實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,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,著力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,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,為“十四五”時期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。
(二)主要目標。
——促進消費投資,內需規模實現新突破。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進一步增強。內需持續健康發展,質量效益明顯提升,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發揮,國內市場更加強大,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取得明顯進展。
——完善分配格局,內需潛能不斷釋放。分配結構明顯改善,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?;竟卜站然匠掷m提升,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,社會事業加快發展。
——提升供給質量,國內需求得到更好滿足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,農業基礎更加穩固,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,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,實體經濟發展根基進一步夯實,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速推進,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,創新能力顯著提升,產業基礎高級化、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,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不斷增強。
——完善市場體系,激發內需取得明顯成效。統一開放、競爭有序、制度完備、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,商品和要素在城鄉區域間流動更加順暢,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,營商環境持續優化,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完善,現代流通體系建立健全。
——暢通經濟循環,內需發展效率持續提升。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,我國與周邊區域經濟合作程度進一步加深,對周邊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。
三、全面促進消費,加快消費提質升級
(一)持續提升傳統消費。
1.提高吃穿用消費品質。推動農產品品種培優、品質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,增加健康、營養農產品和食品供給,堅持不懈制止餐飲浪費。在食品和一般消費品領域全面推進內外銷產品“同線同標同質”工程。增加智能家電消費,促進家庭裝修消費,推動數字家庭發展。
2.釋放出行消費潛力。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,鼓勵限購地區探索差異化通行管理等替代限購措施。推進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,便利二手車交易。加強停車場、充電樁、換電站、加氫站等配套設施建設。
3.促進居住消費健康發展。堅持“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”定位,加強房地產市場預期引導,探索新的發展模式,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,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,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。完善長租房政策,以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,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,優化住房公積金支持繳存人租房提取等使用政策。
4.增強區域消費綜合承載能力。深入推進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。培育建設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、吸引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。打造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、資源整合有優勢的區域消費中心。加強中小型消費城市梯隊建設。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。
(二)積極發展服務消費。
5.著力培育文化消費。依托文化文物單位大力開發文化創意產品,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,持續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,推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提質擴容。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,壯大數字創意、網絡視聽、數字出版、數字娛樂、線上演播等產業。推動互動視頻、沉浸式視頻、虛擬現實視頻、云游戲等高新視頻和云轉播應用。發展第五代移動通信(5G)廣播電視,推動廣播電視終端通、移動通、人人通。建立健全文化產品創作生產、傳播引導、宣傳推廣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。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電影、話劇、戲劇等消費實施惠民補貼。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,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、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。推進長城、大運河、長征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。
編輯:王媛媛
版權聲明:
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水網/中國固廢網/中國大氣網“的所有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圖表、音頻視頻等,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,如有轉載,請注明來源和作者。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。
媒體合作請聯系:李女士 010-88480317